当前位置: 首页 > 投资顺河

保护历史文化街区 守住古都文化根脉——聚焦市政协“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利用”专题议政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日期:2019-08-01

背靠黄河,脚踏宋代,眉目间器宇非凡。黄土下埋着历史,水滴中含着传说,树叶上挂着故事,空气里淌着宋韵。捡起一块砖就是一段岁月,拾起一片瓦就有一个传说……

开封这个宋韵流淌的八朝古都,世人都愿意用最美妙、最文雅的词汇来形容。在开封13平方公里的古城区内,有七角八巷七十二条胡同之称的历史文化街区资源更令人神往。

习近平总书记谈到城市规划建设时指出,城市规划和建设要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不急功近利,不大拆大建。要突出地方特色,注重人居环境改善,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开封如何做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发展这篇文章?如何让历史文化街区在新时代重新焕发光彩?

7月29日上午,在市政协十二届六次常委会会议上,市政协围绕“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利用”进行了一场精彩热烈的专题议政。各位市政协常委、委员畅所欲言、坦陈己见。在踊跃的发言与辩论中,这道时代命题的“开封答案”逐渐清晰。

专题议政前期准备:一次颇受重视 持续4个月之久的专题调研

历史文化街区凝聚着一座城市的文明,是城市独特的文化遗产。保护古城开封的历史文化街区,留住的是古城文化基因,展示的是古城文化自信。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利用一直备受关注。

在今年年初的市两会上,市政协主席焦跃进勉励政协人:要葆有一股锐气,保持“一线”干劲,本着为开封尽心、为百姓尽力、为政协尽责的精神,把所有智慧和力量倾注在这座我们爱得深沉的千年古都上。

事关开封发展、事关群众利益,“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利用”这项工作,在今年年初被顺理成章定为市政协常委会专题议政议题。

此后,在市政协副主席赵洁的带领下,一次颇受政协重视、持续4个月之久的专题调研拉开序幕。

据市政协文史委主任宋泳介绍,市政协组织20多位省、市政协委员和有关专家学者,先后通过组织专题报告、外出学习、实地考察和座谈讨论等形式,就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利用问题开展专题调研。

调研期间,市政协邀请中国美术学院曹增节教授为政协委员作《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发展》专题报告,组织部分委员赴江苏、浙江学习先进经验和做法,进一步开阔视野、明确思路。5月,市政协委员深入鼓楼区、龙亭区、禹王台区和顺河回族区四区,详细了解我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利用情况。同时,先后召开6次座谈会,邀请市资源规划局、文广旅局、发改委、住建局、财政局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与委员们进行座谈交流。通过学习调研交流,委员们对历史文化街区的有关情况有了全面了解和深入思考,提交了12篇报告和意见建议。调研组经过认真吸纳整理,数易其稿,形成4篇调研报告,从不同侧面和角度,提出50多条意见建议。

宋泳认为,我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还存在保护意识有待全面提高,众多老街巷、老建筑得不到合法有效保护,缺乏科学有效保护手段,缺乏必要政策、资金和人才支撑等问题。为此她建议,坚持统筹规划,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提供遵循和依据;坚持因地制宜,确保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坚持规划先行,做到科学有序;坚持政策引导,注重改善民生;坚持传承利用,实现“活态”保护。

我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利用现状:一条开封特色的历史文化 名城类型的“古城修补”之路

2018年7月,我市双龙巷历史文化街区、书店街历史文化街区、马道街历史文化街区被确定为第一批省级历史文化街区。目前,我市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利用现状如何?

“开封市提出‘全域保护,全域规划,全域管理,全域经营,全域旅游’发展新模式,以民生为导向,对开封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传承、修补与完善、更新与复兴、经营与管控等多个方面进行统筹协调,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尤其是开封市被确定为国家第二批城市双修试点城市以来,我市抓住‘双修’契机,以目标为引领、以问题为导向,走出一条开封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类型的‘古城修补’之路。”专题议政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陈泗为全体市政协常委作详细介绍。

陈泗说,2018年,我市以明清城墙围合的13平方公里古城为重点,编制《开封宋都古城保护与修缮规划》,将宋都古城的文化、功能、空间三者规划定位融为一体,通过文态塑魂、业态引导、形态提升、生态修复,实现古城“四态融合”,开启宋都古城“五个全域”的保护发展新模式。规划针对宋都古城内不同区域的现状特征与保护更新需求,提出保护、修补、整治、保留和更新5大类保护修缮模式,按照保护规划要求,修复历史文化街区的传统风貌和环境格局。

据陈泗介绍,在历史文化街区业态布局和运营管理方面,我市以复兴坊街区修补项目为示范,贯彻“微更新”理念,编制《复兴坊综合提质规划》,将复兴坊历史风貌区打造成集“生活居住、休闲旅游、文化展示”功能于一体的文化商业街区。规划创新性提出,在风貌保护、设施完善、业态重塑等传统修缮手法基础上,以政府主导、鼓励社会力量和居民参与的实施方式,对产权、经营权分离、投资收益分配等进行探索,焕发街区生机活力,推进复兴坊在新时代实现新复兴。规划得到街区群众一致认可,取得显著成效,为下一步开封古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利用起到了良好的先行先试作用。

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建筑与风貌保护:延续“城市之脉” 守住“城市之魂”

专题议政中,市政协委员詹鸣燕作了《关于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建筑与风貌保护》的调研报告。她指出,开封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文物的调查征集、保管研究和管理工作”为主;第二阶段以“文物建筑的保护与利用”为主,这个阶段首次明确将“划定并保护马道街、书店街、双龙巷等历史街区”纳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总体战略,开封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掀开了崭新的一页;第三阶段明确以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文物古迹及周围环境三个层次来构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开封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逐步进入质量不断提升、价值不断显现、作用不断彰显的发展新时期。

詹鸣燕认为,开封的历史文化街区缺乏科学完备的保护体系、缺乏与时俱进的保护意识、缺乏健全有效的资金保障。对此她建议,要唯真实、讲政治,心怀“敬畏之心”,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处理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利用发展之间的关系,使开封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利用工作真正成为树立文化自信、延续历史文脉、提升城市品质、增进民生福祉的助推器。要高站位、细谋划,研究出台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规划,制定出台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条例,提高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作的科学化水平,设立由规划、文物、历史、文化、法律等方面专业人士组成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专家委员会,对规划建设等开展咨询论证,完成数字化采集;在此基础上,建立动态化、数字化、图文对应的历史文化资源数据库,为有效实行分区域、差别化保护奠定基础。要可持续、重实效,必须科学处理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既要摈弃“冰封保护”,又不能搞“推倒重建”,尤其要遵循传统生活形态的延续性原则,同时要注意深入挖掘保护展示历史文化街区内的老字号、老艺人、老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其“活”起来、亮起来,让积淀的历史文化转化为“活态”的街区风貌。

顺河坊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利用:以人为本 留根铸魂 打造历史文化街区建设的破题之作

专题议政中,市政协委员付理明结合前期对顺河坊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利用工作调研的相关情况,就“以该街区的保护和利用作为有益探索和尝试,打造我市历史文化街区建设的破题之作”提出建议。

付理明建议,要以“有机更新”理念引领街区建设,从既保护特色文化又改善居住品质、既保持街区活力又拉动新的经济增长点入手,将街区作为有机生命体,通过渐进式的“微改造”激发其内生动力。以“以人为本、传承历史、改善民生、留根铸魂”为目标,因街因业制宜,保留原住民,对街区建筑、历史风貌、生活业态等进行修复、活化、培育,将街区建设过程置于“微循环”的演进中,以最少的干预、最小的冲击,最大程度保持原有的社会结构,以此留住历史的“根”,焕发文化的“新”,逐步达到街区更新发展与城市文化传承的有效契合,促进街区整体活力复兴,最终显著改善街区民众的生活品质和精神面貌,实现街区的永续发展。

付理明建议,要以“四个结合”要求把握重点原则。与以人为本、改善民生相结合。坚持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坚持以建设改善民生,引入市场机制,充分做到“问计于民”和“问绩于民”,探索建立与居民之间的利益共享机制,利用胡同游、院落民宿等,让居民从街区的保护和利用中直接受益。与城市“双修”、百城提质要求相结合。将市委、市政府关于城市“双修”和百城提质的精神贯穿于整个街区建设中,生动体现“以水润城”“以绿荫城”“以文化城”“以业兴城”,实现产业繁荣与历史文化街区建设的深度融合。与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相结合。街区建成后,将与双龙巷历史文化街区在发展上互为支撑、相互补充,连片打造出古都市井文化旅游区,与我市正在打造的宋都皇城国家文化旅游度假区遥相呼应,协同发展,展现出生动立体多元的名城形象。与智慧城市、数字生活相结合。将智慧城市、智慧街区及大数据等先进理念融入街区的保护和利用,实现现代城市发展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内外兼修”。

历史文化街区的业态布局与运营管理:保留价值特色 接轨发展需要

市政协常委张晓林从八个方面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业态布局与运营管理提出了建议。

张晓林指出,一是在招商策略上, 要有明确商业规划理念。这个理念应具体,指向性强,便于具体执行操作。比如我市的建业半亩园,是“筑就中国企业家的会馆群落”,填补开封城市高端商业业态的空白。要点对点招商,一个历史文化街区想要什么业态,一个区域点需要什么业态,应进行点对点的招商。要跨界招商,把文化、艺术设计、建筑等引入历史文化街区成为商业经济。要突出本土化特征,商户以本土、本地经营为主,才能更好满足本地市场的需求,呈现城市特色。二是在历史文化资源的商业化利用上,要实现由文化资源到文创产品,在理念、设计、运营机制等方面创新,将文化、技术、商业融为一体。在现代经营理念和“互联网+”条件下,对入驻历史文化街区的百年老字号和名店,在保存传统的基础上提升质量,包装设计、品牌形象、生产方式应与时俱进、灵活创新,实现老字号的现代转型。三是在统一培训和业态培育上,对商户和居民进行培训,对业态进行培育,通过补贴房租、税费优惠等政策,对商户给予扶持培育,支持街区度过几年的过渡期。四是在精细化管理上,把商场式的精细化管理导入历史文化街区管理中。比如商户怎么做门头、展板海报、景观小品,有详细的规范;制作业态手册、目录导引,为游客和消费者提供便捷服务。五是把控商业化比重。活态文化和建筑文化应有1/4到3/4的比重不以盈利为目的,有文化自信,规避同质化、保持原真性,地域特色与现代时尚相平衡。六要重视区域环境。既要经营管理历史文化街区,也要改善所在区域环境条件,打造既有特色又整体和谐的历史文化旅游产业链,使其在功能上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七是要政府主导、市场经营、社会监督。成立强有力的管委会,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开发的各项决策,有一系列配套制度支撑;由专业运营团队负责运营管理,与物业持有者、开发者不是同一个单位或集团公司;建立一个社会监督评价体系,考量和提升历史文化街区运营管理水平。八是重视生态环境。适度绿化,让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得到点染。

张晓林强调,对于历史文化街区,要用永续发展的眼光来运营管理,将现代城市功能注入历史空间环境中,展现和倡导开封文化生活,带动开封经济文化建设。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4-06-21 14:07:20